應急管理
災害事故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步驟
來源: 發(fā)布時間: 2015-01-13
災害事故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步驟

事故現(xiàn)場急救應按照緊急呼救、判斷傷情和救護三大步驟進行。
    (一)緊急呼救
    當事故發(fā)生,發(fā)現(xiàn)了危重傷員,經過現(xiàn)場評估和病情判斷后需要立即救護,同時立即向專業(yè)急救機構(EMS)或附近擔負院外急救任務的醫(yī)療部門、社區(qū)衛(wèi)生單位報告,常用的急救電話為120。由急救機構立即派出專業(yè)救護人員、救護車至現(xiàn)場搶救。
    1.救護啟動
    救護啟動稱為呼救系統(tǒng)開始。呼救系統(tǒng)的暢通,在國際上被列為搶救危重傷員的“生命鏈”中的“第一環(huán)”。有效的呼救系統(tǒng),對保障危重傷員獲得及時救治至關重要。
    應用無線電和電話呼救。通常在急救中心配備有經過專門訓練的話務員,能夠對呼救作出迅速適當應答,并能把電話接到合適的急救機構。城市呼救網絡系統(tǒng)的“通訊指揮中心”,應當接收所有的醫(yī)療(包括災難等意外傷害事故)急救電話,根據傷員所處的位置和病情,指定就近的急救站去救護傷員。這樣可以大大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便于傷員救護和轉運。
    2.呼救電話須知
    緊急事故發(fā)生時,須報警呼救,最常使用的是呼救電話。使用呼救電話時必須要用最精煉、準確、清楚的語言說明傷員目前的情況及嚴重程度,傷員的人數(shù)及存在的危險,需要何類急救。如果不清楚身處位置的話,不要驚慌,因為救護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控制室可以通過地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tǒng)追蹤其正確位置。
    一般應簡要清楚地說明以下幾點:
    (1)你的(報告人)電話號碼與姓名,傷員姓名、性別、年齡和聯(lián)系電話。
    (2)傷員所在的確切地點,盡可能指出附近街道的交匯處或其他顯著標志。
    (3)傷員目前最危重的情況,如昏倒、呼吸困難、大出血等。
    (4)災害事故、突發(fā)事件時,說明傷害性質、嚴重程度、傷員的人數(shù)。
    (5)現(xiàn)場所采取的救護措施。
    注意,不要先放下話筒,要等救護醫(yī)療服務系統(tǒng)(EMS)調度人員先掛斷電話。
    3.單人及多人呼救
    在專業(yè)急救人員尚未到達時,如果有多人在現(xiàn)場,一名救護人員留在傷員身邊開展救護,其他人通知醫(yī)療急救部門機構。如意外傷害事故,要分配好救護人員各自的工作,分秒必爭組織有序地實施傷員的尋找、脫險、醫(yī)療救護工作。
    在傷員心臟驟停的情況下,為挽救生命,抓住“救命的黃金時刻”,可立即進行心肺復蘇,然后迅速撥打電話。如有手機在身,則進行1~2min心肺復蘇后,在搶救間隙中打電話。
    任何年齡的外傷或呼吸暫?;颊撸螂娫捄艟惹敖邮?min的心肺復蘇是非常必要的。
 
    (二)判斷危重傷情
    在現(xiàn)場巡視后進行對傷員的最初評估。發(fā)現(xiàn)傷員,尤其是處在情況復雜的現(xiàn)場,救護人員需要首先確認并立即處理威脅生命的情況,檢查傷員的意識、氣道、呼吸、循環(huán)體征等。判斷危重傷情的一般步驟和方法如下。
 
    1.意識
    先判斷傷員神志是否清醒。在呼喚、輕拍、推動時,傷員會睜眼或有肢體運動等其他反應,表明傷員有意識。如傷員對上述刺激無反應,則表明意識喪失,已陷人危重狀態(tài)。傷員突然倒地,然后呼之不應,情況多為嚴重。
    2.氣道
    呼吸必要的條件是保持氣道暢通。如傷員有反應但不能說話、不能咳嗽、憋氣,可能存在氣道梗阻,必須立即檢查和清除。如進行側臥位和清除口腔異物等。
    3.呼吸
    評估呼吸。正常人每分鐘呼吸12-18次,危重傷員呼吸變快、變淺乃至不規(guī)則,呈嘆息狀。在氣道暢通后,對無反應的傷員進行呼吸檢查,如傷員呼吸停止,應保持氣道通暢,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4.循環(huán)體征
    在檢查傷員意識、氣道、呼吸之后,應對傷員的循環(huán)進行檢查。
    可以通過檢查循環(huán)的體征如呼吸、咳嗽、運動、皮膚顏色、脈搏情況來進行判斷。
    成人正常心跳每分鐘60~80次。
    呼吸停止,心跳隨之停止;或者心跳停止,呼吸也隨之停止。
    心跳呼吸幾乎同時停止也是常見的。
    心跳反映在手腕處的橈動脈、頸部的頸動脈較易觸到。
    心律失常,以及嚴重的創(chuàng)傷、大失血等危及生命時,心跳或加快,超過每分鐘100次;或減慢,每分鐘40~50次;或不規(guī)則,忽快忽慢,忽強忽弱,均為心臟呼救的信號,都應引起重視。
    如傷員面色蒼白或青紫,口唇、指甲發(fā)紺,皮膚發(fā)冷等,可以知道皮膚循環(huán)和氧代謝情況不佳。
    5.瞳孔反應
    眼睛的瞳孔又稱“瞳仁”,位于黑眼球中央。正常時雙眼的瞳孔是等大圓形的,遇到強光能迅速縮小,很快又回到原狀。用手電筒突然照射一下瞳孔即可觀察到瞳孔的反應。當傷員腦部受傷、腦出血、嚴重藥物中毒時,瞳孔可能縮小為針尖大小,也可能擴大到黑眼球邊緣,對光線不起反應或反應遲鈍。有時因為出現(xiàn)腦水腫或腦疝,使雙眼瞳孔一大一小。瞳孔的變化表示腦病變的嚴重性。
    當完成現(xiàn)場評估后,再對傷員的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盆腔和脊柱、四肢進行檢查,看有無開放性損傷、骨折畸形、觸痛、腫脹等體征,有助于對傷員的病情判斷。
    還要注意傷員的總體情況,如表情淡漠不語、冷汗口渴、呼吸急促、肢體不能活動等現(xiàn)象為病情危重的表現(xiàn);對外傷傷員應觀察神志不清程度,呼吸次數(shù)和強弱,脈搏次數(shù)和強弱;注意檢查有無活動性出血,如有立即止血。嚴重的胸腹部損傷容易引起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三)救護基本步驟
    災害事故現(xiàn)場一般都很混亂,組織指揮特別重要,應快速組成臨時現(xiàn)場救護小組,統(tǒng)一指揮,加強災害事故現(xiàn)場一線救護,這是保證搶救成功的關鍵措施之一。
    避免慌亂,盡可能縮短傷后至搶救的時間,強調提高基本治療技術是做好災害事故現(xiàn)場救護的最重要的問題。能善于應用現(xiàn)有的先進科技手段,體現(xiàn)“立體救護、快速反應”的救護原則,提高救護的成功率。
    現(xiàn)場救護原則是先救命后治傷,先重傷后輕傷,先搶后救,搶中有救,盡快脫離事故現(xiàn)場,先分類再運送,醫(yī)護人員以救為主,其他人員以搶為主,各負其責,相互配合,以免延誤搶救時機?,F(xiàn)場救護人員應注意自身防護。
    “第一目擊者”及所有救護人員,應牢記現(xiàn)場對垂危傷員搶救生命的首要目的是“救命”。為此,實施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步驟可以概括如下。
    1.采取正確的救護體位
    對于意識不清者,取仰臥位或側臥位,便于復蘇操作及評估復蘇效果,在可能的情況下,翻轉為仰臥位(心肺復蘇體位)時應放在堅硬的平面上,救護人員需要在檢查后,進行心肺復蘇。
    若傷員沒有意識但有呼吸和脈搏,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墜或唾液及嘔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對傷員應采用側臥位(復原臥式位),唾液等容易從口中引流。體位應保持穩(wěn)定,易于傷員翻轉其他體位,保持利于觀察和通暢的氣道;超過30min,翻轉傷員到另一側。
    注意不要隨意移動傷員,以免造成傷害。如不要用力拖動、拉起傷員,不要搬動和搖動已確定有頭部或頸部外傷者等。有頸部外傷者在翻身時,為防止頸椎再次損傷引起截癱,另一人應保持傷員頭、頸部與身體同一軸線翻轉,做好頭、頸部的固定。其他骨折救護在下面述敘。
    (1)心肺復蘇體位(仰臥位)操作方法
    ①救護人員位于傷員的一側;
    ②將傷員的雙上肢向頭部方向伸直;
    ③把傷員遠離救護人員一側的小腿放在另一側腿上,兩腿交叉;
    ④救護人員一只手托住傷員的頭、頸部,另一只手抓住遠離救護人員一側的傷員腋下或胯部;
    ⑤將傷員呈整體地翻轉向救護人員;
    ⑥傷員翻為仰臥位,再將傷員上肢置于身體兩側。
    (2)復原臥式(側臥位)操作方法
    ①救護人員位于傷員的一側;
    ②救護人員將靠近自身的傷員手臂上舉置于頭部側方,傷員另一手肘彎曲置于胸前;
    ③把傷員遠離救護人員一側的腿彎曲;
    ④救護人員用一只手扶住傷員肩部,另一只手抓住傷員胯部或膝部,輕輕將傷員側臥;
    ⑤將傷員上方的手置于面頰下方,以維持頭部后仰及防止面部朝下。
    (3)救護人員體位
    救護人員在實施心肺復蘇技術時,根據現(xiàn)場傷員的周圍處境,選擇傷員一側,將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間距跪貼于(或立于)傷員的肩、腰部,有利于實施操作。
    (4)其他體位
    頭部外傷者,取水平仰臥,頭部稍稍抬高。如面色發(fā)紅,則取頭高腳低位;如面色青紫,則取頭低腳高位。
   2.打開氣道
    傷員呼吸心跳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口腔內的舌肌也松弛下墜而阻塞呼吸道。采用開放氣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暢通。
    用最短的時間,先將傷員衣領口、領帶、圍巾等解開,帶上手套迅速清除傷員口鼻內的污泥、土塊、痰、嘔吐物等異物,以利于呼吸道暢通,再將氣道打開。
    (1)仰頭舉頦法
    ①救護人員用一只手的小魚際部位置于傷員的前額并稍加用力使頭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置于下頦將下頜骨上提;
    ②救護人員手指不要深壓頦下軟組織,以免阻塞氣道。
    (2)仰頭抬頸法
    ①救護人員用一只手的小魚際部位放在傷員前額,向下稍加用力使頭后仰,另一只手置于頸部并將頸部上托;
    ②無頸部外傷可用此法。
    (3)雙下頜上提法
    ①救護人員雙手手指放在傷員下頜角,向上或向后方提起下頜;
    ②頭保持正中位,不能使頭后仰,不可左右扭動;
    ③適用于懷疑頸椎外傷的傷員。
    (4)手鉤異物
    ①如傷員無意識,救護人員用一只手的拇指和其他四指,握住傷員舌和下頜后掰開傷員嘴并上提下頜;
    ②救護人員另一只手的食指沿傷員口角內插人;
    ③用鉤取動作,摳出固體異物。
 
    3.人工呼吸
    (1)判斷呼吸
    檢查呼吸,救護人將傷員氣道打開,利用眼看、耳聽、皮膚感覺在5s時間內,判斷傷員有無呼吸。
    側頭用耳聽傷員口鼻的呼吸聲(一聽),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隨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頰感覺呼吸氣流(三感覺)。如果胸廓沒有起伏,并且沒有氣體呼出,傷員即不存在呼吸,這一評估過程不超過10s。
    (2)人工呼吸
    救護人員經檢查后,判斷傷員呼吸停止,應在現(xiàn)場立即給予口對口(口對鼻、口對口鼻)、口對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護措施。
    4.胸外擠壓
    (1)檢查循環(huán)體征
    判斷心跳(脈搏)應選大動脈測定脈搏有無搏動。觸摸頸動脈,應在5~10s內較迅速地判斷傷員有無心跳。
    ①頸動脈:用一只手食指和中指置于頸中部(甲狀軟骨)中線,手指從頸中線滑向甲狀軟骨和胸鎖乳突肌之間的凹陷,稍加力度觸摸到頸動脈的搏動;
    ②肱動脈:肱動脈位于上臂內側,肘和肩之間,稍加力度檢查是否有000000搏動;
    ③檢查頸動脈不可用力壓迫,避免刺激頸動脈竇使得迷走神經興奮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停止,并且不可同時觸摸雙側頸動脈,以防阻斷腦部血液供應。
    2000年國際心肺復蘇新指南中提出,評估循環(huán)體征包括正常的呼吸、咳嗽、運動,對人工呼吸的反應,有以下幾點:
    ①對無反應、無呼吸傷員提供初始呼吸;
    ②救護人員側頭用耳靠近傷員的口、鼻,看、聽、感覺有無呼吸或咳嗽;
    ③快速掌握傷員任何的運動體征;
    ④如果傷員沒有呼吸、咳嗽、運動,應立即開始胸外心臟擠壓。
    (2)人工循環(huán)
    救護人員判斷傷員已無脈搏搏動,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脈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復檢查耽誤時間,而要在現(xiàn)場進行胸外心臟擠壓等人工循環(huán)及時救護。
 
    5.緊急止血
    救護人員要注意檢查傷員有無嚴重出血的傷口,如有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救護措施,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而死亡。
    6.局部檢查
    對于同一傷員,第一步處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癥狀,再注意處理局部。要從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背部、骨盆、四肢各部位進行檢查,檢查出血的部位和程度、骨折部位和程度、滲血、臟器脫出和皮膚感覺喪失等。
    首批進入現(xiàn)場的醫(yī)護人員應對災害事故傷員及時作出分類,做好運送前醫(yī)療處置,指定運送,救護人員可協(xié)助運送,使傷員在最短時間內能獲得必要治療。而且在運送途中要保證對危重傷員進行不間斷的搶救。
    對危重災害事故傷員盡快送往醫(yī)院救治,對某些特殊事故傷害的傷員應送??漆t(yī)院。